【三农漫谈】国家大力推进“非遗+扶贫” ,做休闲农业也应更重视非遗农耕文化
来源:君纬农林规划 日期:2018-12-30 浏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连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选取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明确,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从五方面着力:

       一是加大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振兴力度,对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相关省区市要组织制定振兴措施和年度行动计划,对工作成效实行年度评估。

      二是加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以面向面广量大、从业人员较多、有助于带动就业增收、培育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三是支持传统工艺项目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工艺师到贫困地区开展讲习活动,扩大传承人群培训面,帮助提升当地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水平。

      四是支持贫困地区探索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确定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

      五是搭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展示和销售平台。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已具备良好的基础,研培计划对传统工艺传承人群的研修培训,为培养扶贫带头人提供了人才支持。

      已在全国支持设立了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为帮助传统工艺项目提升品质、融入生活提供了有益经验;山东、湖南、贵州、甘肃等地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多典型经验;许多传统工艺企业、作坊、合作社主动招收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精准扶贫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通知提出,两部门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选取确定了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与就业人员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比要达到30%以上;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作经验与模式,鼓励和支持其他贫困地区学习借鉴,宣传推广。


◆ ◆ ◆ ◆ ◆

       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文化是休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休闲农业的根本特色,没有文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

       休闲农业规划与开发过程中,植入的文化主要有三种,即农业文化、地域文化和时尚文化。其中,农业文化则主要蕴含于传承下来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中。

       农业文化遗产广泛存在于社会土壤中,包括物质性遗产和非物质性遗产两大部分。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表现在思想观念、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生产工具上,也表现在乡村宗教礼仪、风俗习惯、民间文艺及饮食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农耕信仰和神话传说

       农耕信仰沿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先民希望通过祭祀天地而获得消灾降福和佑护。

       2、农事歌谣、农谚、农民艺术作品

       最早的歌谣是咏唱生产劳动的,主要是狩猎、采集和农耕。农谚是从歌谣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讲的是农业生产,类似于现在的技术指导手册。农民艺术作品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类民间艺术及其他艺术门类中相关题材的作品。

       3、农副产品加工技艺

       醋、酒、酱菜、松花蛋、咸鸭蛋、火腿、香肠、臭豆腐、腊肉、蜜饯、果脯、板鸭、茶叶、蔗糖等农副产品传统加工技艺,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结晶。


       4、手工技艺

       许多传统技艺,诸如宣纸、织锦、青瓷、紫砂、花丝、景泰蓝、雕漆、泥塑、剪纸、刺绣、烟花爆竹、水轮、水碓等,仍在当今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5、传统农耕种植技术经验

       传统农耕种植技术经验不仅包括多熟种植、精耕细作、积肥施肥等农业技术,而且还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工艺及使用方法。

       6、传统饲养技术经验

       我国先民在畜牧和兽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饲养技术经验中的精华,如相马术、阉割术、杂交术、填鸭术等至今仍熠熠闪光。

       7、生产和商贸习俗

      千百年来,我国形成了很多祈求农耕丰收,传习种植经验的生产习俗,几乎存在于农耕生产的每个阶段。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农业生产习俗显现明显的地域文化差异。


       8、农业节令

       二十四节气源自农耕文明,是传统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华夏民族认识、把握、运用自然规律于生产和生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发展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节气文化。

       9、传统生态农业系统和景观

       传统生态农业系统和景观有“农牧结合”“农桑结合”“基塘生产”等生态农业模式,特别是梯田种植、桑基鱼塘、坎儿井、淤地坝和稻-鱼-鸭、猪-沼-果等传统模式,不仅具有悠久历史,而且在结构上有新的类型,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0、传统名特优农副产品原产地域保护

       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创造和培育了丰富的名特优农副产品,许多名特优农副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传统名特优产品进行原产地域保护,可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

      11、古村镇村寨民居保护

      中国古村落有优美的山水环境,有数百年的建村历史,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本。村中的街巷、民居、祠堂、公堂、寺庙、坊、墙、楼阁、市井、庭园等各种类型的建筑一应俱全,特别是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勤劳俭朴等传统美德,更值得现代人借鉴。保护有限的古村寨和古民居,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非遗农耕文化,只有回归生活,回归大众,只有让其处于变化、发展、升华的动态之中,才是传承非遗的终极目的。

       我们不仅要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更要合情合理地运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应用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中,让古老的文明在当今的休闲、旅游和经济活动中重现生机,让灿烂的文化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增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