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白河县“就业+创业+产业”融合培训模式成功入选陕西省选送的就业扶贫经验典型案例,获评“优秀项目奖”。
这一扶贫模式是志智双扶的白河实践,也是以大党建引领大扶贫的一个缩影。
白河是全省深度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生产经营能力较低、脱贫基础不牢等问题。如何使党建工作成为驱动扶贫工作的最大动力?该县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思路,推动党建和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懂技术、有专长、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走出了一条“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助推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根治“贫根”的路子,描绘了一幅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同心并蒂”的美好图景。
精准培训,“志智双扶”增动力
“技能培训进一步改变了我的心态,鼓舞了我的斗志,坚定了我发展养殖产业的信心。”白河县麻虎镇松树村宋东洋每每提及艰辛的创业历程,便自豪地说:“我虽然身残但志不残,通过努力奋斗,看着养殖场一天天发展壮大,我的心情也日渐明朗,感到一切都是崭新的,充满希望的!”
2012年初,20岁出头的宋东洋,在外地务工期间不幸失去了右手,面对终身残疾的事实,他一时难以接受,日渐消沉,萎靡不振,家庭状况也越来越差,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经过镇村多次动员,他参加了县上免费组织开展的创业技术培训,通过扶志教育,帮助他改变了整个人生态度,并立下脱贫创业的决心。说干就干,培训后不久,就办起“东洋养殖厂”,通过不懈努力,逐步走出困境,2018年底顺利实现脱贫。现建标准化养殖厂300余平方米,存栏羊160余只,养殖中蜂30箱,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辐射带动近1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贫穷并不可怕,就怕没信心!有党的好政策支持着我们,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勤劳苦干,就一定能战胜贫困,顺利脱贫的!”2019年1月,在县金奇学校举办的技能培训班上,宋东洋把自己身残志坚的脱贫故事分享给大家,深深地激励和感染着每名学员。就在前不久,他已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近年来,白河县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积极整合人社、教育、财政、党校、扶贫等部门资源,以金奇培训学校为载体,建立党支部,探索推行“三三融合”培训服务模式,切实把志气和信心送到贫困群众心坎上,把知识和技能送到贫困群众身边。在培训内容安排上,不仅设置有关创业知识,还将党的理论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教育、阳光心态渗透至SYB创业培训课堂,既用技能培训来增强贫困农民的“造血功能”,又上党课、讲党话,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新一代青年农民的头脑。同时,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开展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将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邀请农技专家、种养能手面对面开展培训,使培训后实现“无障碍”就业。
“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我们探索‘一三五’党建工作法,注重‘志智’双扶,‘鱼渔’双授,将产业、就业、创业‘三业’相互融合开展培训,更好地把握了教育方向,保证了培训质量。”提起培训,白河县金奇培训学校校长缪晓红便充满成就感:“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员从开始不愿来到现在不想走,从想创业到能创业到创成业,贫困户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这种思想上的蜕变和行动上的超越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通过开展培训,既教授技能,又启发思想、开拓眼界、激发动能,党员群众不仅了解到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掌握了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种养技术,而且还树立了阳光心态,补齐了精神之“钙”和产业发展短板,有效破除了“等靠要”思想,培养了一大批脱贫攻坚的“明白人”和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成为具有感恩奋进意识的新型农民。
跟踪服务,就业创业天地宽
从家庭主妇到创业之星,麻虎镇松树村潘珍角色转换得很顺利。
“多亏技术培训学校帮了大忙,才使我创业的想法付诸行动,现在是照顾家庭和挣钱两不误。”她说,去年4月通过参加乡村旅游(SYB)创业培训班,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心,培训结业后,创业导师指导她制定了创业计划,学校帮她办理了“关山大草甸农家乐”的营业执照。短短一个月,农家乐顺利开业。目前经营稳定,每月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还带动附近6名贫困劳动力务工增收。
贫困劳动力掌握技术,便有希望改变命运,技能培训给贫困家庭点亮了一座希望的灯塔。卡子镇桂花村阮国春,常年在外打零工,因为缺乏一技之长,辛苦多年还是个贫困户。2018年春节返乡过节期间,在镇社保站宣传动员下,报名参加了足部修护师技能培训,培训后统一输出到远元集团福建市场就业,就业后平均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因工作出色,目前已升任片区经理一职,保底年薪17万元,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城关镇幸福村梁昌喜,通过参加技能培训,不仅掌握了养蜂技能,而且懂得了紧扣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在学校的帮助下,如今,他已注册“昌喜蜂蜜”商标,现养蜂90余箱,年产优质中华蜂蜜600余斤,年收入4万余元,计划2019年脱贫。
“培训结束后,我们注重强化跟踪服务,实行递进式培养,通过建立培训回访机制,及时掌握学员受训后创业就业、发挥作用、新技能需求等情况,为创业党员和创业人才进行评估指导。”据县委组织部分管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介绍,该县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奖补、税收减免、证照代办、项目推介等方面简化程序,优先办理,并经常组织现场办理创业手续。通过优化服务、优化机制、优化环境,促进党员贫困户率先带动,带头创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促增收。
据悉,该县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创业扶持奖补。积极构建县镇村三级创业服务网络,建立创业人才服务站12个、创业孵化基地6个,选调“创业导师”60余名,为创业带富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县农业、林业等涉农部门60余名专家,协调解决生产、销售中遇到的困难问题850余个。
白河县开展技能培训推动本土育才行动,犹如一盏明亮的烛火,帮助贫困人员找准“穷”根、找对“贫”源、走出“困”境、实现“梦”想,照亮了广大贫困群众前行的路。
示范带动,根治“贫根”效果显
“培训完后,我准备把养蜂农场注册为合作社,不仅让自己先富起来,还要带动乡亲致富。”卡子镇仓房村四组青年严春志说,他经过技能培训,掌握了技术,对脱贫越来越有信心。
“饮水思源,帮贫扶困。通过学习创业理论知识,党的十九大精神,使我更深刻认识到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这是白河县茅坪镇茅坪村村主任阮强,在参加金奇培训学校举办的党员致富带头人(SYB)创业培训班后的感悟。他深刻认识到,作为“领头羊”,不仅自己要富,而且还要带动村民致富。2018年6月,他流转土地15亩,投资150余万元,创办“金花永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袋料香菇10万棒,带动30余户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每户贫困户年增加收入近万元。
建林果基地、开办农家乐、兴办锦笔寨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从漂泊“游子”到返乡创业“达人”,宋家镇磨坪村党员柴正伟,深感昔日贫瘠的家乡“变样了”,山上瓜果飘香,寨中游客如潮,处处都跃动着希望。
“头雁齐飞,群雁齐追,育好带头人,才能带富一群人。”白河县通过技能培训,培养出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火种”,“土专家”“田秀才”“产业大户”孕育而生,积极创办实体经济,不断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创业就业。吹糠见米,同频共振,“能人带动、大户带动、产业带动”的效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心里热起来、精神抖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积极投身自主脱贫、勤劳致富、共奔小康的队伍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富一方”的目标,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据统计,三年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2.3万余人,涌现出创业能人2000余名,党员致富带头人700余名,带动创业、就业1.6万余人。其中累计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5万余人次,实现稳定就业3000余人,成功创业30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1000余人,产业增收8000余人。
“通过培训,改变了贫困群众‘等小康、靠救济’的惰性思维,‘不会脱贫、不能脱贫’的能力短板,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真扶贫’‘扶真贫’的信心决心。”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吉彩说,下一步,要持续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培养出更多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乐于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为稳定增收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打好精准牌,按下快进键。如今,在秦楚边城,技能培训已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抓手和摆脱贫穷面貌的重要途径。希望的“火种”不断传递着奋进的足音,汇集成激昂的旋律,激发21万白河人奋翅鼓翼,不断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